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为进一步抓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力改学习模式,搭建“人人上讲台”的平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全面提升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习自觉性。3月30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出第一期“每月讲堂”,由各系选派教师代表面向全体教师报告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活动由王威仪书记主持。海洋环境系青年教师丁怡老师以“学习党史,铭记历史”为题,报告他观看《长津湖》电影党课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学好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史,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当始终从学习党史中汲取经验、智慧、信心和力量,总结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安全科学与工程系的青年教师张少刚老师以“伟大民族精神的一次重要凝聚”为主题,阐述了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的意义与价值,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和振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内生精神力量。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青年教师吴恭兴老师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井”故事畅谈“教育者的使命”,广大教育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心存敬畏、敢于担当,要言传身教、仁爱学生,要勇于创新、持之以恒。海洋材料系教授、工
2022-03-31
今年三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在紧要关头、关键时刻,海洋材料教工党支部积极相应市委组织部、学校及学院党委的号召,党员教师们在第一时间完成了“双报到”,并积极投身社区参加防疫工作,在居委党组织的指挥下,与社区群众并肩作战,在疫情排查、小区封控、群众服务等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助力构筑起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同心防疫屏障。王东胜老师所在的小区是一个超过5000户的大型社区,为配合解决居民吃菜问题,他主动打电话给居委会要求参与到任务艰巨的蔬菜分发工作中;安丽琼老师、蒋颖畅老师所在的小区都有确诊病例,但她们依然挺身而出、冲锋到抗疫一线,参与组织居民核酸检测、生活用品分发工作中。常雪婷老师、于帅芹老师也积极响应号召,参与社区志愿者,挨家挨户为邻里送递生活必需品,忙得不亦乐乎。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在一线”,面对疫情大考,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海洋材料教工党支部将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号召党员老师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把工
2022-03-31
为更好团结同学战胜疫情,服务好学生在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的学习生活,海洋材料学生党支部深入学生听取意见,梳理学生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支部本-硕-博-师的人员优势,服务师生办实事,彰显党员责任担当与主动作为。 3月26日下午,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开展了“凝材战疫,服务师生”系列活动第一期,邀请取得优异考研成绩的大四学生与在读优秀研究生代表作考研经验交流分享,为疫情期间复习备考的同学提供更多考研信息、备考技巧与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备考信心,缓解情绪焦虑。本次活动面向全体材料专业同学,由支部书记孙凯老师主持。 首先,夏敬贤、杨双龄两位大四年级的学生党员重点围绕考研期间学习规划和专业课知识梳理等方面向大家传经送宝;杨鹏涛和季江婷两位在读的研究生党员主要从考研资料收集和个人心态调整等角度进行经验分享和风险规避。随后,与会同学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与困惑难点踊跃发言和提问交流。组织委员王倩云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与经验,从老师的角度阐述了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对学生的主要考察方向,为准备面试的同学提供了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支部书记孙凯老师结合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中的具体经历,就同学们关心的目标院校选择、计划制定与实
2022-03-29
3月23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支部书记扩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超群、专职组织员、工会主席、全体党支部书记、全体辅导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同步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主持。会上,王威仪书记传达了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工作要求,要求各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实抓细,扎实抓好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各项工作。要求各党支部要增强风险意识,压实工作责任,要深入一线,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需;各党支部要与工会、辅导员协同配合,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全体党员同志要示范带头,规范行为,争做表率,体现疫情下的责任与担当。最后,王书记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各支部要根据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保质保量完成好准封闭期间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强化五育并举,将社区作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实践场所;三是要强化师生间的互动,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打折”
2022-03-24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精神、生活通则、人生信条。当前疫情防控攻克战不仅考验着国家,也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诚信。3月24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启梦爱心服务社组织开展了以“诚信于心,砥砺前行”为主题的线上诚信活动,会议由社长张淑婷主持,社团全体成员参与。社长张淑婷紧密联系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围绕考试诚信、学术诚信、就业诚信以及借贷诚信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指出生存是生命的“底线”,尊严是人格的“底线”,而诚信是处事的“底线”。同时,张淑婷呼吁大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线上学习必须加强自律,强化学习诚信行为,遵守网上教学计划和安排,在网络资源平台上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疫情当前,每位大学生都应当遵守诚信底线,不信谣、不传谣,不瞒报、不谎报,拧紧诚实守信这个“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做矢志前行的“筑梦人”,做坚定勇敢的“信仰者”,做只争朝夕的“实干家”!(撰稿:张淑婷 王倩云)图 1 线上会议图 1 线上会议图 1 线上会议
2022-03-24
为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干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3月23日下午,海科学院团委联合后勤服务中心开展“一堂最美劳动课”美化校园志愿服务,学院40余名师生积极参加。参与服务的师生主动分工合作,分别对图书馆周边区域及主干道进行清扫。大家清理树沟、打扫落叶,你一耙、我一锹,干劲十足,配合默契,活动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师生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及辛勤的汗水将劳动育人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负春光,不负韶华,为美丽海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本次活动的安全专业21级学生陈嵘表示:“当我穿上学院志愿者服装的时候,我的心好似这红色的服装一般有了热情,我们的劳动成果可以为校园干净整洁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本次劳动课的师生中有一抹熟悉的身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老师闻讯后也主动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的带领师生们上好这一堂劳动课。他表示,此次志愿服务营造了“青春出彩、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将志愿服务与德育有机融合,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很好的探索。海科学院也会将此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搭建更多平台,为建设美丽校园积极贡献力量。撰稿:孙汉芬摄影:牛磊、王倩云稿件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图 1
2022-03-23
2022年3月16日下午,根据学校《关于召开2021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港航教工党支部召开2021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支部书记马婷婷主持会议,学院党委委员刘兴坡莅临指导会议,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参加会议。首先,支部书记马婷婷同志再次传达学校关于召开2021年度基层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并代表支部委员做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及问题查摆情况通报。其次,全体党员对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和要求,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等,全面查找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出问题、交换意见和建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结束后,刘兴坡同志表示,民主评议过程规范,各位党员认真查找了问题,讨论气氛热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史旦达同志也对支部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表示此次批评与自我批评,各位同志都认真查摆了不足,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根据整改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按时落实好相关整改工作。最后,支部采取发放线上无记名测评表的方式,开展了民主测评活动
2022-03-22
在学校准封闭管理期间,为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干净、文明的校园环境,为辛勤工作的后勤叔叔阿姨们分忧,3月22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自发组织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一场校园美化清洁活动,学院在校教职工、辅导员、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其中。志愿者们分工合作,行动迅速,尽职尽责,相互帮助。对学院楼和行政楼周边主干道上的落叶和垃圾进行了清理。汗水和雨水没有浇去师生们的热情,切实地践行了“团结、互助、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为营造干净舒适的学校环境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爆发以来,学校各岗位上的志愿者们辛劳的身影成为了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海科学院的学生也作出了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共同守护美丽的校园。作为本次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港航201刘琪琪积极参与本次志愿服务,她表示:“美丽的海大是我们共同的家,需要一起来守护。”学院老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校园美化志愿活动,更是一次很好的劳动教育体验,让学生们从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通过此次活动,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团结合作、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精神,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让温暖充盈校园。来源:海洋科
2022-03-22
为进一步掌握准封闭管理期间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切实做好学生服务保障工作。3月21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党委副书记董超群,带领全体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王威仪书记在走访中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同学们线上学习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解释说明了目前学校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明确指出学校和学院将努力确保线上学习不掉线,教学质量不打折,同时希望同学们严守纪律,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安全、平稳、健康的校园环境。董超群副书记叮嘱同学们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自我管理和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通过走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和关怀,纷纷表示会严格遵守并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措施,不给学校添麻烦,不给社会添乱子,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图 1走访学生寝室1图 2走访学生寝室2图 3 走访学生寝室3
2022-03-22
3月21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一行前往58-59号楼学生社区临时党支部关心了解支部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予以指导。王威仪书记走访完宿舍后,要求学生社区党支部应该在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方面下功夫。临时党支部的同志们火速响应,开展“我是党员促学习”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此次活动。针对同学们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方面的不足,支部书记牛磊指出,党员同志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带头学、督促学,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当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在以“导”促“学”上用实招,充分调动学习困难同学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58-59号楼学生社区临时党支部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模范先锋,展现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解决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图 1 王威仪书记与学生交流图 2 党员同志助学图 3 同学们共同商议问题
2022-03-21
为进一步推进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确保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扎实有效开展,3月18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部全体成员于海科306会议室开展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学院副书记董超群带领全体辅导员深入学习校党委宣传部选编材料《每周学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论述》,重点将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的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与辅导员工作实际相结合并进行深入交流。董老师强调,辅导员工作一要“精准施策”,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梳理工作思路,做到一生一策,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二要做到“如履薄冰,事不过夜”,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辅导员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识,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切实将疫情防控要求精准传达至每一位学生,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做到人人知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学工部辅导员针对此次政治理论学习分别做了交流发言,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指导日常工作,努力做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攻手,勇担“三辅三主六导四员”的重要职责,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承担立德树人使命、履行岗位
2022-03-19
为传达并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近期工作,3月16日下午,学院各年级开展了疫情防控线上主题班会。会议由各年级辅导员主持,学院全体学生参加会议。各年级辅导员传达了学校疫情防控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学生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纪律和要求,并对近期几起违规违纪学生处理进行了通报,再次提醒同学们引以为戒,切勿触碰“红线”。同时,号召同学们加强自身管理,牢记疫情防控“三件套”,做到“五还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牢固树立疫情防控共同体意识。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正确对待各类网络言论,维护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本次会议及时传达了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并进一步加强了海科全体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学院将继续团结协作,贯彻执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坚守校园,静待春暖花开。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孙汉芬图 1 18级线上主题教育 图 219级线上主题教育图 3 20级线上主题教育图 4 21级线上主题教育
2022-03-16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物流、海洋”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中海洋类学科的支柱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商船学院共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水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30余个产学研实践基地。学院设有1个研究院、4个研究所、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及25个科研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专任教师95人(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博士学位96%)。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等30余名。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有:海洋极端环境钢铁材料制备与蚀损控制、海洋材料微生物附着机制及防污技术、舰船电力电子材料与超材料、高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海洋结构物
2022-03-16
2022年3月10日,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公布了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水利工程学硕杨帅(导师:刘文白教授)的学位论文《固化南海钙质砂的宏微观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定量分析》、2017级水利工程专硕郑应刚(导师:张洪生教授)的学位论文《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对海洋内波检测》分别入选优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和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本次获评水利类优秀学位论文,是我校水利工程学位点研究生获“第五届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2016级专硕谢文远)以来,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旨在加强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激励创新精神,提高水利类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本次评选共有10篇博士学位论文、30篇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和20篇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获评“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过程管控,提升论文层次水平,结合专业实践强化应用导向,服务社会需求。学院将继续加大高水平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水利类专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