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9月13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迎来了2025级本科新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怀揣蓝色梦想汇聚于临港校区,为秋日的海大校园注入朝气与活力。上午,校党委书记宋宝儒一行亲临学院新生报到点,亲切慰问在迎新一线的师生员工与志愿者团队。宋书记详细了解了新生报到数据的实时更新情况,仔细询问了入学手续办理进度及住宿安排等具体工作,对志愿者们热情周到、高效有序的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师生员工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表示赞赏。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党委副书记、院长冯道伦,党委副书记董超群等深入报道现场,详细了解住宿安排与绿色通道办理情况,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认可,并勉励大家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服务让新同学们感受到“海科大家庭”的温暖。其间,领导们还与部分新生及家长亲切交流,欢迎他们加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合影留念。为保障迎新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学院提前组建了一支由高年级学生构成的志愿者团队并进行系统培训。迎新当日,志愿者们身着统一马甲穿梭于校园各处,主动为新生答疑引路、搬运物资,耐心协助办理每一项入学手续。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的服务,切实保障了迎新流程的顺畅进行,充分展现了海科学子的奉献精神与担当意
2025-09-15
9月13日,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党委副书记、院长冯道伦,党委副书记董超群及新生辅导员彭玉洁等一行走访新生宿舍,并开展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见面会。上午,学院领导班子亲切走访新生宿舍,与新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就同学们在课程学习、校园生活及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走访过程中,领导们寄语新生要树立“三自”精神:一是自立,珍惜大学第一课,尽快适应独立生活;二是自信,建立专业自信和能力自信,勇敢面对挑战;三是自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创新,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领导们的殷切关怀和深情寄语让新生们倍感温暖,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大学新生活。下午,学院召开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见面会。王威仪书记在发言中指出,大学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传授的深化阶段,更是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建议家长学会适时放手,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积极探索,在自主决策和挫折磨砺中实现自我成长,并希望家校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冯道伦院长从学院历史底蕴、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全面介绍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他强调,作为学校特色海洋支撑学院,始终以培养具
2025-09-15
2025年9月8日至12日,“青年与海”双创周在浙江宁波象山举行。活动期间,举办了2025(第三届)“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及“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颁奖典礼。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巢志明教授荣获2025年“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2025“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主要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寻访一批优秀青年海洋科技工作者,宣传青年海洋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奋斗故事,引导他们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导,面向海洋科技前沿、勇攀海洋科技高峰的典型案例进行推荐。巢志明教授,1991年生,现任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会理事及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航海学会首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寒区土力学分会委员等职务。巢志明教授主要从事港口与海洋岩土工程研究。近五年来,已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6篇、
2025-09-14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总决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学校参赛团队勇创佳绩,历经校内选拔及长三角区域赛,40余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学校各参赛队伍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自2024年9月起,由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商船学院等组成的赛事组织与指导教师团队积极开展招新和培训工作。2025年暑期,参赛学生不畏高温酷暑,坚持备赛、勇于拼搏,最终共有20支队伍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本届赛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提供支持。竞赛的宗旨和目的为“崇尚科学、实践求知、锐意创新、面向海洋、服务国防”。目前该项赛事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代表了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最高水平。该赛事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设有创新、创意及创业,设计与制作,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船模竞速,帆船模型竞速,海洋知识竞赛七大组别。参赛作品涵盖智能航行、绿色动力、深海探测、新
2025-09-12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武汉落下帷幕。该赛事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等联合主办的船海高等级赛事,旨在促进船海领域产学研合作和学科建设,将立德树人与国家海洋战略紧密相连。由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系丁怡副教授指导的智潮海科团队荣获该全国性赛事二等奖殊荣。近年来,丁怡老师紧密响应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要,围绕学校海洋特色学科开展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智潮海科团队主要由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组建,依托海洋环境党团共建平台开展科创实践活动,聚焦海洋污染物的监测与资源勘探技术的研发,旨在提高海洋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与面貌。团队将继续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深化创新育人模式,攻关船海领域技术难题,通过产教融合形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技报国之志。图1:获奖证书图2:颁奖现场(学生负责人为右二)
2025-09-08
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亟待系统治理与有效应对。根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上海新一轮禁塑令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被广泛称为“史上最严禁塑令”。近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系时俭红博士就该政策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正点财经》栏目专访,从专业视角对禁塑政策进行了解读。时俭红博士在采访中指出,本轮上海“禁塑令”重点关注并禁止含有PE淋膜或PLA涂层的“伪环保”产品,如常见的一次性咖啡杯、饮料杯和餐盒等。这类纸塑复合材料难以有效回收,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进入环境后还会长期残留并产生微塑料,对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她强调,新政策进一步健全了塑料污染治理与执法处罚的法律框架,对减轻塑料污染、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及促进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图 1 新闻采访
2025-09-06
2025年7月25日至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成都工业学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宜宾举行。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表现,从全国500余所高校的10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团体一等奖(全国仅28支团队获此殊荣),并摘得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创下学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在安丽琼、范春华、郭彦兵和刘伯洋四位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带领下,参赛学生历经数月的系统训练与备赛,最终在决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精湛的实践技能。经过激烈角逐,任京阳、利广焕、薛瑞扬三位同学凭借稳定的发挥和默契的团队协作,成功斩获团体一等奖;同时,薛瑞扬荣获个人一等奖,利广焕、任京阳获个人二等奖,张龙、楚颖博获个人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海大学子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卓越实力与工匠精神。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由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于2012年发起,是材料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学科竞赛之一,并连续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大赛聚焦材料微观组织分析全流程,从毫米级试样的精细打磨到微米级组织的精准辨识,全面考察选手的专业技能与
2025-08-09
2025年7月23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郑洪祥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师团队赴上海建工一建集团进行专题调研。此次交流活动得到一建集团的高度重视,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郑琼,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一建集团总工程师兼工程研究院院长朱毅敏,一建集团副总工程师、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建筑设计院院长徐磊等主要领导全程参与。在座谈会上,王威仪书记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重点阐述了学院的专业布局特色、学科优势、前沿科研进展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果。王书记强调,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作为国内建筑行业的标杆企业,在建筑及海洋工程等钢结构设计制造、港口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期待双方在科研创新平台共建、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对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郑琼副书记系统介绍了一建集团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未来规划,她指出,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期待与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党建联建,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朱毅敏院长和徐磊院长分别就工程设计研究院的创新成果、船舶舾
2025-07-26
7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在江苏镇江落幕。本届赛事吸引了包括河海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在内的全国160所高校的428组作品报名参赛,最终来自92所高校的168组作品晋级现场决赛。为提升参赛作品质量、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组织赛事筹备工作,于5月14日举行了校内选拔赛,从20组参赛作品中遴选出3组优秀作品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参加全国决赛。学校参赛团队凭借出色的创新设计、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在决赛中表现亮眼,赢得评委专家和参赛高校师生的认可。最终,3支参赛队伍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创下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由刘兴坡老师指导,吴一凡、高海翔、叶雨欣、陆志顺同学设计的《章鱼仿生海面清洁装置》荣获特等奖;由唐鹏老师指导,潘骏、王智霖、李甜甜、杨嘉鑫、任芸蕾同学设计的《一种面向初雨控制的自驱式智能雨污分流与泥沙拦截一体化装置》获一等奖;由张杰老师指导,李佳奇、曹艺馨、褚海滨、邱梓恒、张洁培同学设计的《多源融合四位一体智能船桥避碰系统》同样斩获一等奖。学校始终将学生创新
2025-07-25
为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7月21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线上动员会,全面部署认证申请准备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从党建引领角度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科类专业建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获得认证将大幅提升专业的国际认可度,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广大教师学习认证标准、参与材料准备,党员教师要在认证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要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认证工作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狠抓作风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保障认证工作顺利推进。院长冯道伦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他强调,全院上下要深刻认识认证工作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切实将认证标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专业要对照认证要求,系统梳理优势与短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副院长郭佳民围绕认证申请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工作部署。他详细解读了认证标准的核心指标,明确了各专业牵头人及任务分工,并制定了“动员培训—材料准备
2025-07-23
7月16日,上海船舶新型污染物处置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亿升海运仓储有限公司举行。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上海海事局副局长许骐、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荣、浦东海事局相关领导、中远海能及亿升海运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严伟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刻变革,新型燃料的应用在带来环保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型污染物治理这一全新课题。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国际海事组织减排要求的重要举措。他强调,作为以航运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将充分发挥在污染物检测、绿色航运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与各方携手攻克技术瓶颈。随后,严伟、许骐、陈建荣共同为中心揭牌。该研发中心由上海海事大学、浦东海事局与亿升海运联合共建,旨在聚焦船舶新型污染物的检测、处置与防控技术研发,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中心将重点突破生物柴油、甲醇燃料、氨燃料等新型污染物及船舶尾气处理衍生污染物的绿色治理技术,开发标准化工艺包,助力航运业低碳转型与环保标准体系建设。据悉,该中心未来还将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与人才培养,为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
2025-07-19
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沪湘关爱”支教工作提质增效,2025年7月3日-5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何海波、办公室主任张雪红、辅导员朱頔谣及“沪湘关爱”实践队队长周煜坤一行提前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开展社会实践前期走访和调研工作,深入当地学校、乡村及团县委交流学习,为后续支教及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实践队首站抵达花垣县第三中学,与麻春波校长就学校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成长需求等议题展开交流,并实地考察学校支教场地设施、学生宿舍环境及教学设备配置情况,为即将开展的暑期支教活动做好充分准备。随后,团队前往火焰土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委干部围绕暑期支教课程设置、安全保障措施等具体事宜达成共识。第二天,实践队拜访花垣团县委,与团县委书记周什就新时代背景下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周书记对“沪湘关爱”支教队连续17年坚持赴湘西开展实践调研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希望大学生们发挥自身专业所长,更好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需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强化实践特色。7月5日,实践队前往“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通过参观精准扶贫展厅
2025-07-10
为切实做好暑假期间学生宿舍安全保障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平安稳定,7月7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一线,开展暑假前宿舍安全专项检查。本次检查行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辅导员们严格按照学校部署要求,逐间走访学生寝室,重点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和用电与设备安全,确保安全通道畅通。落实假期留校管理,逐一核实假期留校学生信息,提醒未登记同学务必尽快至值班室登记备案。叮嘱学生离开宿舍时务必做到“人走电断”,特别是充电宝、饮水机等设备电源。此次辅导员深入宿舍的安全大检查,是学院落实安全责任、关爱学生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面对面的督促与提醒,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保障暑假期间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图 1 辅导员查寝现场
2025-07-09
为切实做好暑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7月7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冯道伦带队对学院实验室物品存储与使用管理、消防安全、器材配备、日常卫生清洁等多个关键维度展开排查。检查过程中,冯道伦院长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实验室立行立改,并明确要求,各实验中心务必严格执行假期实验室使用登记制度,对留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师生进行详细备案,清晰掌握人员动态与实验室使用情况。同时,必须制定假期值班安排表,保障假期期间实验室的安全有序运行。此次专项检查进一步增强了我院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为暑期实验室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将持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为教学科研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图 1 安全检查现场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