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图片新闻
上海海事大学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研究中心报社:(上海科技报2021.04.01)链接:http://www.duob.cn/content.html?id=215339
2021-04-12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伊始,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提升师生“幸福感”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与师生群众交流中,发现学院3楼直饮水机存在工作时间短,晚上9点后停止热水供应的问题,无法满足加班学习而晚归的师生用水需要。 师生有呼声,学院有呼应。学院师生队伍年轻有活力,事业有冲劲,经常为了科研攻关、备课答疑、研究学习在学院楼加班至深夜,经常会面临直饮水机停止工作不提供热水的情况。学院党委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联系后勤物业,让实事项目落地生根。在后勤物业的大力支持下,物业工作人员于今日调整直饮水机工作时间至深夜0点,保障师生员工全天候的饮水需求,温暖加班学习到深夜的师生员工的胃和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院即知即改,从学院师生实际需求出发及时调整直饮水机工作时间,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精、做细、做实,増强了师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1-04-12
4月9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范润华、海洋材料系主任李晓峰等一行5人赴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交流。受到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涛、副院长李生娟和副院长李伟等的热情接待。范润华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学科特色。李晓峰对我校材料专业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随后,双方就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大纲、学生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办学、招生就业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会后,调研组参观了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现场交流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
2021-04-11
4月8号,同济大学海洋和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烨忱、学院团委书记王聪慧、辅导员刘博文一行来访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交流学生工作,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威仪和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交流会。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威仪副书记对同济大学兄弟学院一行表示欢迎,并对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基本情况、学生工作机制创新做了介绍。王威仪副书记表示,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同济大学海洋和地球科学学院,学科建设背景贴近,且均是扎根临港新片区,共同致力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双方在学生工作领域具有很广阔的交流互动空间,希望双方加强学生工作相关方面多方面、多层次交流合作。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杨芳梅老师就学生党建、团委工作、学生思政、三全育人、就业引导等模块的特色工作进行具体介绍。同济大学海洋和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孙烨忱副书记对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孙烨忱副书记表示,此次来访,主要目的是调研交流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希望双方在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团务工作、学生党务工作、学生志愿服务、学生科研工作交流以及校友工作等领域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双方与会人员还
2021-04-09
为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激发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鼓励创新教学和个性化教学,2021年4月7日上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在1A502举行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共有来自学院五个专业的10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部分青年教师观摩了本次比赛。参赛老师激情饱满、课件精美、教案详实,在内容编排、多媒体运用等教学技巧方面各有千秋,充分展示了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比赛紧张激烈、精彩纷呈。经专家现场打分,最终船舶专业吴恭兴老师获大赛一等奖,环境专业朱文武老师和船舶专业侯先瑞老师获二等奖,以上三位老师将代表学院参加学校复赛。图 1 比赛现场图 2 院领导与部分获奖老师合影
2021-04-09
2021年3月31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对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具体部署。学院党委书记陈伟炯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学院全体教工党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委员参加会议。陈伟炯书记首先传达了宋宝儒书记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全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上海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学校党委有关要求,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政治意义,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海科力量,推动学院“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而不懈奋斗。结合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陈伟炯书记号召全体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党支部要认真落实学校、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聚焦七大重点学习内容,结合各支部的特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落细学习教育计划,压紧压实责任,切实推进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院中层干部尤其是党政班子成员要着力在“学党史、悟思想
2021-03-31
2021年3月26日-28日,第五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CMGM-2021)在武汉召开,我院院长史旦达教授、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俞强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史旦达教授担任分会场2“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的数值方法”主持人。本次会议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主办,武汉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承办。本次大会共有10个大会报告,并设有4个分会场,共100多个分会场报告。会议以“颗粒计算力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为主题,采取以线下为主、结合线上的方式,聚焦颗粒材料的力学理论、计算方法、软件开发和海洋工程应用中关键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通过对当前颗粒计算力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确定相应的关键力学问题,推动颗粒计算力学在基础理论、数值方法和海洋工程应用中的发展。与会期间,我院院长史旦达教授还应邀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参观访问,增进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图 1 会议现场图 2 我院教师参会现场图 3 大会合影
2021-03-30
近日,为讲述龙华英烈投身革命的青春故事、展现革命先烈的崇高革命情怀,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电视台联合策划拍摄《青春龙华》系列纪录片,上海海事大学受邀参与该记录片的策划拍摄工作。《青春龙华》纪录片策划拍摄过程中,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涛教授介绍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团队组成、平台建设情况和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团队瞄准深远海洋工程装备材料的技术瓶颈,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以“急国家之所急、造国家之所需”为己任,坚持数年如一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程新材料,并进行了实海与实船应用,为我国极地水域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国产化作了重要的示范和保证。团队的刻苦钻研、不折不挠的创新精神与百余年前革命先辈的奋斗拼搏精神形成了呼应,新时代科技发展浪潮中的优秀典型案例,符合本次“青春龙华”系列纪录片的总体主旨。《青春龙华》系列纪录片聚焦1921—1933年的时间跨度,旨在通过年轻化的表达手法和叙述角度,让当代年轻人与革命先辈达成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图 1 拍摄现场1图 2 拍摄现场2
2021-03-24
3月18日至20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暨第四届双创实践新技术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上海海事大学作为联盟会员单位参加会议。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丽老师指导学生杨懿等完成的项目 “‘沁水’系统保障农村分散式供水”获优秀案例奖。此次大会以“专创融合引改革,产教融合促发展”为主题,得到教育部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汇聚了众多成员高校、企业代表、创新创业专家以及媒体代表到会交流。年会共评选出118篇优秀论文,121项优秀案例,113个指导教师优秀事迹。会议期间,学校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关系,不仅在创新创业、专创融合问题上互相学习,也确立了合作研究的意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厦门大学联合国内一批高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于2017年创立。截止目前,实盟已有省级分盟3个,成员高校655所,吸引了华为、百度、戴尔等55家知名企业加入。图 1颁奖现场图 3获奖师生合影留念
2021-03-23
2021年3月17日,澳亚BIM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终生首席教授王翔宇应邀通过网络会议形式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如何提高学术创造力及影响力”的学术报告,16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史旦达教授主持。王翔宇教授从新工科的视角介绍了如何实现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影响力提升。王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提出新的观点、设计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学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学术影响力是生发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传播机制。合理的学术评价应以围绕研究内容本身的同行评议为主,辅之以更为丰富的定性与定量信息作为支撑和参考。王教授深度解析学术创造力和影响力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并对不同学术阶段的学者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者们提高学术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最后,王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结合师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我院的学科背景给予详尽的解答。图 1 王翔宇教授做报告图 2 师生聆听报告
2021-03-22
2021年3月17日,澳亚BIM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终生首席教授王翔宇应邀通过网络会议形式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如何提高学术创造力及影响力”的学术报告,16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史旦达教授主持。王翔宇教授从新工科的视角介绍了如何实现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影响力提升。王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提出新的观点、设计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学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学术影响力是生发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传播机制。合理的学术评价应以围绕研究内容本身的同行评议为主,辅之以更为丰富的定性与定量信息作为支撑和参考。王教授深度解析学术创造力和影响力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并对不同学术阶段的学者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者们提高学术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最后,王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结合师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我院的学科背景给予详尽的解答。图 1 王翔宇教授做报告图 2 师生聆听报告
2021-03-22
3月11日下午,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川国到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工作,老干部办公室俞剑峰陪同调研。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伟炯、副书记王威仪、团委书记杨芳梅、专职组织员何海波参加调研座谈。张川国副主任介绍了学校关工委过去一年工作的开展情况。他指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校关工委充分发挥现职领导主导作用、“五老”主体作用和关工委组织协调作用,紧紧依靠讲师团、特邀党建组织员、教学督导组等六支队伍,围绕立德树人、培育青年成才、参与学生党建和能力培养、帮困助学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实、细、深、新”四个字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富有特色的亮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也涌现出众多感人事迹。新的一年,关工委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建党百年历史,深入开展“一院一品”特色工作,不断推动关工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学院党委书记陈伟炯对张川国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关工委长期以来对学院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关工委老同志关心青年师生成长发展的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表示深深敬佩。陈书记汇报了学院关工委工作的总体情况,并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工委工作,推
2021-03-16
2021年3月10日,澳亚BIM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终生首席教授王翔宇应邀通过网络会议形式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迈向工程大脑:体系、应用及展望”的学术报告,22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史旦达教授主持。王翔宇教授从工程大脑提出的背景、工程大脑理论框架、工程大脑的应用、工程大脑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结合建筑行业的现状对工程大脑进行了介绍。首先,王翔宇教授对建筑数字化、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应用、分类做了系统归纳和详细阐述。接着,王教授通过成都道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福州地铁智能施工管理平台等应用案例展示了工程大脑的应用。讲座后,师生与王翔宇教授积极互动,王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王教授的下一次讲座。
2021-03-12
2021年3月10日,澳亚BIM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终生首席教授王翔宇应邀通过网络会议形式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迈向工程大脑:体系、应用及展望”的学术报告,22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史旦达教授主持。王翔宇教授从工程大脑提出的背景、工程大脑理论框架、工程大脑的应用、工程大脑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结合建筑行业的现状对工程大脑进行了介绍。首先,王翔宇教授对建筑数字化、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应用、分类做了系统归纳和详细阐述。接着,王教授通过成都道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福州地铁智能施工管理平台等应用案例展示了工程大脑的应用。讲座后,师生与王翔宇教授积极互动,王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王教授的下一次讲座。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