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绿智引航・海科筑才————海洋领域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企业家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党委副书记、院长冯道伦与多位行业领军企业专家共同出席,聚焦海洋产业“绿色低碳”与“智能创新”转型趋势,共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推动“双碳”目标落实注入新动力。
王威仪书记在发言中强调,学院将应时代之变,答行业之问,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积极构建“企业出题、学校答题”的协同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在课程体系方面,强化跨学科融合,增设绿色技术、数字技能等前沿内容,优化极地工程、海洋检测等特色方向;在育人机制方面,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共研科研课题,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本领;在科研布局方面,紧扣产业需求,聚焦海上风电、绿色材料、新能源应用等重点领域,推动学术成果与产业应用的精准对接。
冯道伦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海洋产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前沿技术突破与高素质人才储备互为支撑。他表示,学院深耕海洋工程领域多年,始终秉持“服务行业、培养英才”的使命,此次论坛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专题分享环节,行业专家们围绕产业创新与人才需求展开深度交流。中交三航局李业勋处长指出,海上风电领域亟需具备跨学科背景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浙江四兄绳业李彦希总经理为高校“新材料研发 + 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校企对接实操建议;三棵树工业涂料缪宁总经理提出海洋材料人才需兼具研发能力与“全生命周期绿色理念”;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范可主任指出,漂浮式海上风电需“一体化设计 + 动态监测”技术,人才培养要强化跨学科融合;极地重大工程与装备研究院王硕仁院长分享了极地工程的技术挑战,为极地实验建设提供方向;上海屹锂新能源张希总经理介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对海洋新能源“绿智升级”的支撑作用;英劳船级社杨霄峰副总裁提出“懂国际标准 + 专业技术”的船舶领域人才要求;上海海隆赛能新材料谢韶春副所长点明防污涂料在航运减碳中的关键价值及人才需求;上海昂鹭生物技术王宇伟总经理提出“自动化工程师+检测分析师+数据管理者”的复合型海洋检测人才标准。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王威仪书记作发言

冯道伦院长致辞

行业专家分享

论坛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