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 科创未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青马班之“Hi青年能力成长营”系列活动顺利举行

时间:2025-06-30 浏览:10

为深化青年学子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6月23-26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青马班专项活动——“Hi青年能力成长营·创新创业训练营”顺利举行。活动邀请董耀华、姚鑫、郭源远、袁瑞四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通过主题沙龙、案例分享、经验指导、互动研讨等形式,为学员们展现了科技创新赋能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海洋材料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董耀华老师,连续多年指导“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市级金奖,他聚焦大学生创业系列竞赛,系统解析了竞赛核心要点,重点阐释了科学选题方法与项目构建路径,对于参赛流程、评审标准及项目孵化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并就学员们关心的各类疑问进行了细致解答,内容涵盖从项目构思到文本打磨等多个环节,现场互动交流踊跃,气氛热烈。同时,为提供更为直观的学习范例,董老师邀请其指导的研究生学员魏锦锦学姐进行项目答辩模拟展示,魏学姐以严谨的学术逻辑、创新的研究内容和专业的呈现方式为学员提供了示范教学,有效地开阔了学员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大家的参赛热情和创新灵感。

海洋环境系高级工程师姚鑫老师,凭借多年科普的经验,为青年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互动课程,通过现场演示其自主研发的“光伏制氢-燃料电池驱动科教船模”,生动展示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储存再利用为电能的清洁能源技术路径,向学员们传递了绿色航运的理念。同时,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科普工作经验,详细分享了“一个项目、多元应用”的创新孵化模式,指导学员如何将优质项目理念拓展至多个学科竞赛平台,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应用。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郭源远老师以《AI魔法第一课:给高校师生的绘画与视频创作超能力》为主题,为青年学生分享她学习和使用人工智能、为工作赋能的心得体会。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郭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演示,带领同学们领略了AIGC技术在绘画、视频创作及数字人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分享了高效利用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辅助创意构思和提示词工程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此外,郭老师结合其主持开发的职业生涯规划智能体以及宣传视频等实际成果,为学员们展示了AI如何成为连接专业与兴趣、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创意的超级工具。她强调,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学习热情、提升审美能力、掌握与AI协同创作的方法,是青年学子拥抱未来、拓宽职业发展可能性的关键。

海洋环境系副教授袁瑞老师围绕“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展开深入指导。结合自身多年指导经验和评审观察,袁老师系统性地提炼出参赛的三大核心要素:其一是团队协作与多元能力,袁老师强调,团队成员需具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多元化能力和高效的沟通协作能力,共同应对挑战;其二是闭环思维能力,要求项目创意能在“最小周期、最小成本”内完成从构思到落地的“闭环”,确保项目在目标用户、市场定位、盈利模式等核心方面的逻辑自洽;其三是激情与执行力,袁老师勉励同学们要葆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激情,并将激情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在竞赛实践中展现成熟担当。学员们就“突破性创意产生”“普通院校学生竞争力提升”等问题与袁老师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Hi青年能力成长营·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活动为学员们构建了集科技创新、实践应用与价值引领于一体的交流学习平台,有效激发了学员们的科创热情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引导青年学子在把握科技前沿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为学院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实践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激励广大学子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勇毅前行,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朱頔谣 孙                                                                      摄影:孙

图 1  董耀华老师开展挑战杯指导

图 2  董耀华老师开展挑战杯指导

图 3  姚鑫老师开展科普互动活动

图 4  姚鑫老师开展科普互动活动

图 5  郭源远老师开展AI主题分享

图 6  郭源远老师开展AI主题分享

图 7  袁瑞老师开展竞赛指导

图 8  袁瑞老师开展竞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