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学励志书院举办题为《从“破茧”到“化蝶”——理论认知到实践创新的跃迁密码》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圆桌对话形式开展,特别邀请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讲师张文兵与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讲师平焕两位青年教师作为访谈嘉宾,围绕理论认知、实践创新与行业未来三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现场学子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性与实践性的学术对话。
理论认知的“破茧”,筑牢根基,主动求索。两位嘉宾以“破茧”为喻,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术与科研的根基。平焕老师指出,学科知识体系应如金字塔般稳固,底层的基础课程学习尤为关键。“求学路上难免遇到瓶颈,但克服困难的过程正是自我提升的契机。”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勉励同学们以主动姿态攻克理论难关。张文兵老师则坦言,学术探索需耐得住寂寞,“多花时间、多下功夫”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必经之路。
实践创新的“化蝶”,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围绕本科生如何参与科创实践,两位老师提出务实建议。张文兵老师指出,实践创新是升学和就业的“隐性筹码”,唯有脚踏实地积累,方能实现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的跨越。平焕老师提醒学生善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主动寻求导师指导,“科创非一日之功,需摒弃功利心,在真项目中锤炼能力。”
行业未来的“密码”,绿色与智能引领变革。面对航运、物流与海洋领域的未来趋势,两位老师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绿色化”将是行业创新的核心方向。希望同学们主动打破“信息差”,密切关注前沿动态,成为兼具专业素养与跨界视野的人才。
讲座尾声,两位嘉宾以凝练的语句为学子们指明方向。张文兵勉励学员们:“科研报国非虚言,青年当以家国情怀为帆。”平焕老师则寄语:“量变至质变无捷径,唯有沉淀方能化茧成蝶。”整场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具现实温度,为学生们的个人规划提供了清晰坐标,相信学员们未来将锚定方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书写青春答卷。
图 1 从“破茧”到“化蝶”——理论认知到实践创新的跃迁密码
图 2 从“破茧”到“化蝶”——理论认知到实践创新的跃迁密码
图 3 从“破茧”到“化蝶”——理论认知到实践创新的跃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