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沪有约 | 海派匠心:在上海绒绣传统非遗体验中传承海派文化精神

时间:2025-05-14 浏览:10

5月9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非遗绒绣中的海派匠心与美学”为主题,举办上海绒绣赏析与手工体验活动。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绒绣项目传承人包炎辉大师走进“一站式”社区,通过非遗导赏、技艺实践等形式,带领师生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体悟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

活动中,包炎辉以“针尖上的油画”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上海绒绣的百年发展历程。从19世纪欧洲宫廷工艺到20世纪融入海派风格的创新蜕变,从人民大会堂巨幅绒绣《祖国大地》到时尚跨界设计作品,一幅幅经典案例展现了绒绣从传统技艺到文化名片的升华之路。现场师生惊叹于《上海外滩夜景》绣品中“以针代笔”的光影技法,更被绣娘们“劈丝千次、行针百万”的匠人精神深深触动。

在实践环节,包炎辉亲自示范绒绣基础技法。学员们以熊猫图案为模板,学习“井字起针法”“水平走针换行”等技巧,体验“一针一线”的匠心沉淀。从手忙脚乱到渐入佳境,参与者在针线交错间领悟到传统工艺“化缺憾为独特美”的智慧。活动现场还展出了绒绣与皮革、家居融合的创新作品,展现非遗技艺的当代生命力。

“与沪有约”2025上海文化体验月共分为赏鉴海上艺术、品味舌尖腔调、攀登上海制造三个板块。作为鉴赏海上艺术的重要活动,本次绒绣体验将技艺传承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师生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精妙,更通过亲手实践理解了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未来,学院计划利用好“一站式”社区平台,持续开展非遗体验与文化沙龙,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扎根,助力青年学子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文字:李之远、何海波;图片:吴宇晖

图 1  绒绣文化讲解

图 2  绒绣文化讲解


图 3  动手体验

图 4  动手体验

图 5  动手体验

图 6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