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关工委分会专题学习暨师生座谈会在学院408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超群主持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领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学院团委书记何海波、党委专职组织员张盼龙、分会秘书孙汉芬及学生党员代表共同参与,会议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展开深入学习与交流。
会议伊始,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核心内容,系统解读文件精神,重点阐释了《纲要》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两步走”建成教育强国,深入剖析了“三个重大属性”“四个强国根基”“五个重大关系”“六大重要特质”“七项重大任务”“八个重大体系”“九项重要举措”等核心框架,强调教育需立足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阐述了对教育强国的理解。
解读之后,王威仪书记对学院关工委工作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他指出,作为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必须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要有战略高度、历史深度、全球广度,精准认清时与势、把握危与机。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学院关工委要将学习贯彻《纲要》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切实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一要学深悟透,提高站位。学习教育强国《规划纲要》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紧密联系起来,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问题,认真领会其精髓要义,悟透其精神实质;二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对已有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对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和作风等加以巩固,不断挖掘各方“五老”资源,提升学院关工委的实力,不墨守成规,不僵化守拙,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工作研究,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助力学校关工委的稳步发展;三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结合学院实际,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要求,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条主线,将关工委工作与学院党团工作进一步融合,突出学院特色,做强学院品牌,助力学院党建提质增效、教师立德树人、学生成长成才。
随后各学生党员代表结合自身学习实践做了交流发言。有学生谈到,《纲要》中提出的“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作为学生党员,深感责任在肩,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另有学生从AI 融合学生教育建设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特别提到了当前毕业论文查重前使用AI 智能测评的诸多好处,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还有学生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利用校内外“五老”资源,将其与学院党团活动有机融合,以此提升学院品牌形象与知名度,此外,师生们还围绕“教育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24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展开了深入讨论。
撰稿:孙汉芬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 1 会议现场
图 4 交流讨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