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系教师陈利苏博士在工程技术国际顶级期刊《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发表题为“Will the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astal cities have an impact on the marine cooling effect?”(滨海城市的景观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冷却效应的影响)的学术论文。
论文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系统的探索了沿海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和气象条件对海洋冷却效应的影响,发现了沿海城市海洋的有效冷却强度,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冷却强度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海洋冷却强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此外,高植被覆盖率、土地类型的多样性和景观形状的复杂性都有助于增加海洋冷却范围和缓解地表温度。尽管相互联通且密集的不透水面容易引起地表温度的上升,也容易获得更高的海洋冷却强度,但它们也影响了冷空气向内陆的流动。值得注意的是,海洋降温效应在经济发展较好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表现较好。这些对于海洋有效冷却效应的探索有利于为沿海城市的规划建设、附属海洋与海岸带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是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期刊,该期刊旨在从跨领域、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设计、理解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强的城市,2022年最新影响因子为10.70,中科院分区内属双一区,在所属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声誉。
图 1 论文发表信息
图 2 论文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