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水池与高技术船舶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
李云波(教授,船舶流体力学、多体船技术、绿色船舶、智能船舶研发等研究)
团队核心成员:
(1) 张宝吉,教授,绿色船型综合航行性能设计优化、船舶流体动力节能装置、船舶二代完整稳性研究。
(2) 吴恭兴,副教授,船舶操纵与控制无人艇自主航行研究。
(3) 龚家烨,讲师,多体船水动力、船舶流体力学、多体船水动力非线性波浪模拟研究。
(4) 操安喜,讲师,船舶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研究。
(5) 付峥,讲师,船舶流体力学、多体船水动力非线性波浪模拟研究。
(6) 刘东喜,讲师,船舶与海洋工程试验技术研究。
(7) 孙瑜,讲师,船舶推进与操纵性研究。
(8) 宋莹,讲师,极地船破冰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本团队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我院青年才俊,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高技术船舶研发与设计、无人船、智能船舶、绿色船舶等研究,形成的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高海况强非线性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高技术船舶研发和设计;船舶气层减阻及绿色船舶;无人及智能船舶;极地船舶性能及设备研发:船模自航试验技术等。
主要成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获奖3项,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编写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网络课程1门。
亮点工作:
(1)开发了单体船和多体船水动力性能数值预报与分析平台;
(2)参与了我国第一艘三体船的自主研发与设计,完成多艘高技术新船型的研发与优化;
(3)从事深V船型、高速滑行艇、双体船、小水线面双体船、非对称双体船、三体船、五体船、复合多体船等新船型研发。
研究目标:
(1) 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培并举,新增船舶水动力与人工智能方向讲师、副教授各4名,新增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教授级兼职或全职教师2名。
(2) 平台和科研条件建设:申报省部级平台1个,依托航运大楼搭建高技术船舶研发和设计的水动力数值实验室、船模加工和自航实验室。
(3) 申报不同级别的科研获奖至少2项(已获得1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至少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项,出版专著多部,力争在船舶流体动力节能装置设计与分析方向进行产学研融合,实现成果转化。
(4) 完成高性能船舶数值水池建设,构建高性能船舶快速性数值水池平台,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提供支撑。高性能船舶数值水池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5) 通过软硬件条件建设快速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我校特色的高技术船舶和船舶水动力性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