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特邀北京理工大学安全学科责任教授冯长根与研究生畅谈“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

时间:2018-03-13 浏览:3758

 

201839日下午1330,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特邀北京理工大学安全科学负责人冯长根教授来我校开展专家学术讲座,讲座地点位于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109报告厅,题为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主要面向我校全体研究生,旨在指导我校研究生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地完成学术任务。

冯长根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安全学科的负责人,同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七届学科评议组安全科学与工程组共同召集人,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常委,《Defence Technology》和《安全与环境学报》主编,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冯教授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副主席,自1986年以来,获得过首届北京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中国青年十大杰出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冯教授长期从事火工烟火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新材料应用研究,在我国化工与安全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就。

作为一名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博士生导师,冯长根教授培养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研究生,他们目前都奋斗在祖国各个领域的第一线,为了我国安全事业保驾护航。可以说,在指导与培养研究生方面,冯教授具有丰富的经验。

讲座一开场,冯教授就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将在座的研究生们引入他今天所要介绍的话题。与研究生们畅谈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并如何良好地与自己的导师沟通。冯教授谈到:选择导师,实际上首先是在选择做什么研究课题。你对有些课题兴趣极大,热情高涨,对另一些课题毫无兴趣,使人十分无奈的当然是做别人选择给你的研究生课题,当你被课题所吸引时,你就会下意识地忘却研究工作令人厌烦的地方,集中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入研究。成功科研生涯的最理想开端,在于从事一个引起你兴趣的科研项目。也许,识别一个你感到适应的环境值得提倡和重视,这样可使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具有幸福感。发现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就好比选择终生伴侣,与找对象要见面一样,选择或联系一个研究生导师以前,访问这个导师学科组的实验室,与学科组成员谈谈,好处多多,我相信你会发现这样做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如果不实地看一看,你也就不可能知道将来要做的科研是否会激起你的兴趣。这不仅仅涉及到你将要用到的技术和设备,更重要的是亲自感受实验室文化。

冯长根教授自己总结了6条与导师交往的规则。每一条都发人深省,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与导师交往的第5条规则是稍微有点个性,冯教授说道:许多学生不习惯于向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如导师提出要求,有时甚至是十分顺从的。请注意,你正在被训练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摆脱旧时所说的师生关系是有意义的。我常对自己的学生们说,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科学研究中的同事关系。三年以后,研究生就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你要合理地评论某个论文或成果,或为自己的研究辩护。为此,你在做研究生时需要学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面对导师,因为这肯定会增强你在济济一堂的专家面前时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信心。为了避免那时的尴尬,要有点个性:做点努力,和导师谈一谈你关于研究课题目的的个人看法;甚至大胆一点,与导师商量商量给你的研究工作量多了还是少了,多谈谈,任何事都行。

研究生如何在科研工作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在管理时间方面,冯教授的谈话细致入微,甚至深入到一些日常策略的计划性制定,对研究生们启发很大。

讲座的最后,时间完全交回给在座的研究生们,大家在场各抒己见,与冯长根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整个讲座在气氛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前来参与的我校研究生会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于将来自己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与生活也充满力量和目标。

 

 

 
 
 

 


 

 

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