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䶮(博士、副教授)
一、基础信息
个人简介:陈海䶮,男,汉族,1968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民盟盟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任上海铝业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研究工作,在激光增材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重要课题,参与国家海洋局重大公益项目等重要工作和活动。
(一)个人基础信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8年3月
职称:副教授
博硕导: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hychen@shmtu.edu.cn
(二)教育经历
200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1996年6月,于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1990年6月,于洛阳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09年4月-至今,现就职于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2005年6月-2009年4月,曾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2002年11月-2005年6月,曾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四)社会兼职
上海铝业行业协会专家委员
二、科学研究
(一)研究领域及科研团队
研究领域: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增材制造;表面工程;结构陶瓷。
科研团队:深远海洋装备材料与防护技术研究团队
(二)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混铁车用纤维保温盖的研究,横向课题,2022—2023,主持。
2. 40DB低温钻井装备低温材料技术研究,横向课题,2021—2022,主持。
3. 铝灰资源化生产技术开发,横向课题,2019—2021,主持。
4. 高耐磨复相氮化硅材料开发与性能研究,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15DZ1202702),纵向项目,2015—2017,主持。
(三)代表性专利成果
1. 2021年9月28日,一步法生产球形碳化钛粉体的方法,授权号:ZL202010231008.4[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2. 2020年4月28日,一种立方氮化硼增强钼铬合金粉的方法,授权号:ZL201910196073.5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3. 2021年1月19日,一种高强韧氮化硅陶瓷材料及其烧结助剂和烧结方法,授权号:ZL201710652912.0 [P],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四)基地
上海市极地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主要成员。
(五)科研获奖情况
1. “深海石油钻采装备关键部件蚀损防护材料研制及涂覆应用技术”获得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3)。
2. “工业固体废弃物复合化处理技术”获得2012年浦东新区发明创造大赛发明奖(排名第1)。
三、教学信息
(一)授课信息
主讲本科生课程:《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材料性能学》。
主讲研究生课程:《先进材料制造技术》。
(二)教学成果及获奖情况
荣获2015—2017年度“上海海事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四、其他成果或荣誉
(一)科技成果转化
2020年1月,超细晶WC/Co/金刚石-C2Cr3硬质合金以及其热压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39801.3,发明人:李坤;陈海䶮;何秋爽;董丽华)和B4C作为弥散强化添加剂的细晶WC-Co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39802.8,发明人:何秋爽;陈海䶮;李坤;董丽华)转让给上海宁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